關於戰術使用的討論,總是有許多不同說法,畢竟大家的隊型不盡相同,體驗也就大異其趣。本篇討論是針對目前系統下進攻戰術的特性做一些提示,同時也提出若干以戰術為中心來建構隊型的需求,與過去以球員能力為中心討論隊型的建構而言,也算是可以借鑑的參考。
此外,此篇討論大都僅為筆者個人經驗與看法的總結,絕非亙古不移的真理,也難免會有一些錯誤和疏漏,各位先進如有不同的體悟和想法,也期盼您的回覆與指教。新手在閱讀本文之前,請先行看過
戰術使用建議 (77986.1),相信會更有概念。
正式探討戰術之前,先略述幾項球員能力,以利於戰術的使用和理解:
1. 控球:球員持球控球的穩定性。在
對抗抄球,與
組織進攻上有一定影響。
2. 運球:即
單打能力,並某種程度上代表著
出手欲望(or次數?)與
穩定的命中率。
3. 傳球:進攻流程的評分所在,
組織進攻最重要的屬性;也是
對抗抄球的重要能力。
4. 封阻:似乎代表了區域聯防系統下,
禁區球員的補防能力(尚待有練封阻的大大們的驗證)。
承上所述,造成失誤的狀況有兩種,第一種是球在手上,自己掉球或被抄走;第二種則為傳球被抄或是把球傳丟。換言之,
控球和傳球是降低失誤和對抗全場緊迫盯人的不二法門。
另外,筆者認為先發主力球員在進攻的時候應扮演不同角色,我們可以將之大略分類為進攻終結者、組織中心和綠葉組。
1. 進攻終結者:進攻流程、或說戰術的結束點,也就是最後出手投球的主力得分球員。此類球員需具備
傑出的得分能力,以及不俗的
控球、
運球能力。
2. 組織中心:負責彈藥供輸的球員。此類球員通常不需要太高的運球能力來搶出手次數,但一定要具備高超的
控球、
傳球能力。
3. 綠葉組:除了得分和組織能力介於上述兩者間的球員(SF),另外還有具備出色的籃板能力和傳球能力的禁區藍領。
進攻節奏
接下來進入主題。以由快到慢的進攻節奏來分類BB的進攻戰術,約略可分為快攻類、普通類和穩攻類:
1. 快攻類:快速進攻,內線快攻,外線快攻。
一般而言,快攻類有耗體力、出手次數多、命中率較低,以及失誤較多的特色。此類戰術用快速的攻防轉換來獲取大量的出手機會,藉以彌補失誤和命中率帶來的劣勢。強烈需要一個具備
高超控、傳球能力的PG來掌控全場,當然隊友若具備不差的控、傳球能力也可以彌補此類戰術的劣勢。
針對其失誤較多的特點,某些情況下使用全場緊迫盯人防守對付快攻類戰術,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。但是因為全場緊迫盯人有其不小的風險存在,仍應小心慎用。
2. 普通類:普通進攻,中外線進攻。
此類進攻戰術對於組織能力的要求,則是介於快攻類和穩攻類之間,在此就不多做贅述。
3. 穩攻類:一般穩攻,內線穩攻,外線穩攻。
穩攻類戰術不同於快攻類,有出手次數少、命中率較穩定,以及失誤較少的特性,適合控、傳球不高的球隊。在相對保守的風格下,所展現出來的就是,對上強隊少輸為贏、對上弱隊不容翻盤的戰術思想。對控、傳球能力高超的傳統地板控衛(PG)的需求較低,但相對要求的是
隊伍裡的SF和PG組織能力均具有一定水準。
進攻重心
其次,再以進攻重心來分類BB的進攻戰術,可分為均衡類、外線類和內線類:
1. 均衡類:快速進攻,普通進攻,一般穩攻。
原則上此類戰術預設
每個位置的出手次數相對平均,因此在每個位置都有一定的出手次數情況下,場上
球員的進攻能力最好不要有太大的落差。另外,當某球員的對位球員防守較弱,該球員的出手次數會略多於其它位置。也就是說,此類戰術的進攻重心會隨著對手防守的弱點而有所轉移。另外筆者提供一個自己的經驗,均衡類戰術相當適合一個攻守全能、並且能夠組織進攻的小前鋒盡情揮灑他的能力!
最適合剋制此類戰術的防守,基本上是盯人防守。但如果對手明顯進攻能力並不均衡,那麼使用針對性的區域聯防也會有不錯的效果。
2. 外線類:外線快攻,中外線進攻,外線穩攻。
此類戰術的要求,外線球員可以不太會傳,但一定要能投;內線球員不一定要會投,但一定要能傳!即使組織中心不會是在禁區球員身上,可是也必須要保證搶下來的籃板球,能夠確實地回到外線球員的手上。原則上
PG、SG和SF具備強大的外圍攻擊能力是此類戰術的基本需求,此外,若PF也具備一定的跳投能力,則對外線快攻和中外線進攻增色不少。外線穩攻同時具備了內、外線的攻勢,儘管仍是偏重三分球,但勉強可算是外線進攻戰術裡的均衡進攻,因此除了要求後衛的跳投,禁區球員的內投也不可忽視。
使用3-2聯防即可有效壓制外線炮火,1-3-1聯防雖然能鎖得更加徹底,但卻是建立在犧牲了籃板球的情況之下,所以也是要小心慎用。
3. 內線類:內線快攻,內線穩攻。
進攻重心擺在禁區,組織中心自然就擺在外圍。外線球員若擁有不差的控、傳球與內線攻擊的能力,會替此類戰術加不少分。不過相較而言,
內線快攻對後衛供輸的需求較高;
內線穩攻則較不仰賴後衛的供輸,但是要求禁區球員具備單打能力。
不論內線快攻還是內線穩攻,基本上遇上2-3聯防,進攻威力都會被有效抑制。
依戰術核心建構隊型
此部份的討論是以戰術為中心的前提下建立的,而標準之所以訂的比較高是因為要當做一個可以追求的目標,所以新手經理們請不要因為達不到下列的要求而感到沮喪。BB這個遊戲沒有一步登天的方法,惟有持續不斷的累積和付出,才能真正的成就強者之路。
另外提到的是,
以下標準僅僅是針對進攻戰術的需求,防守戰術容後有機會再行討論。
1. 普通進攻 -- 均衡內外線攻勢
PG:跳投9,範圍5,控球8,運球5,傳球8
SG:跳投10,範圍8,控球7,運球7,傳球5
SF:跳投8,範圍6,控球7,運球7,傳球7,內投8,籃板6
PF:內投9,籃板10
C:內投9,籃板10
2. 快速進攻 -- 均衡內外線攻勢
PG:跳投7,範圍5,控球10+,運球6,傳球10+
SG:跳投10+,範圍9,控球10+,運球10+,傳球5+
SF:跳投9,範圍7,控球7,運球7,傳球7,內投8,籃板6
PF:控球5,運球5,傳球5,內投10,籃板10
C:控球5,運球5,傳球5,內投10,籃板10
3. 一般穩攻 -- 均衡內外線攻勢
PG:跳投8,範圍5,控球7,運球5,傳球7
SG:跳投10,範圍9,控球8,運球8,傳球5
SF:跳投9,範圍7,控球7,運球7,傳球7,內投8,籃板6
PF:內投10,籃板10
C:內投10,籃板10
4. 內線快攻 -- 禁區攻勢為主
PG:跳投6,範圍5,外防9+,控球10+,運球5,傳球10+,內投5
SG:跳投7+,範圍7,外防10+,控球7,運球5,傳球7+,內投5
SF:跳投7,範圍6,控球7,運球6,傳球7,內投9+,籃板7
PF:控球5,內投10+,籃板10
C:控球5,內投10+,籃板10
5. 內線穩攻 -- 禁區攻勢為主
PG:跳投6,範圍5,外防9+,控球9,運球5,傳球8,內投5
SG:跳投8,範圍7,外防10+,控球7,運球6,傳球6,內投5
SF:跳投7,範圍6,控球7,運球6,傳球7,內投9+,籃板7
PF:控球5+,運球5+,內投10+,籃板10
C:控球5+,運球5+,內投10+,籃板10
6. 中外線進攻 -- 中距離攻勢為主 + 部分三分球
PG:跳投9+,範圍7+,控球9+,運球7,傳球7+
SG:跳投10+,範圍8+,控球10+,運球10+,傳球5
SF:跳投10+,範圍7+,控球8+,運球7+,傳球6
PF:跳投7+,範圍5+,控球5,運球5,傳球5+,內防9+,籃板10+
C:(跳投6,範圍5,)控球5,傳球5+,內防10+,籃板10+
註:有一說中外線進攻,C 也需具備跳投能力,筆者對此持保留態度。
7. 外線快攻 -- 外線攻勢為主
PG:跳投9+,範圍8+,控球10+,運球7,傳球10+
SG:跳投10+,範圍9+,控球10+,運球10+,傳球5
SF:跳投10+,範圍8+,控球8+,運球7+,傳球5
PF:跳投7+,範圍6+,控球5,運球5,傳球5+,內防9+,籃板10+
C:控球5,傳球5+,內防10+,籃板10+
8. 外線穩攻 -- 三分球攻勢為主 + 部分內線攻勢
PG:跳投9+,範圍9+,控球7+,運球7,傳球7+
SG:跳投10+,範圍10,控球10+,運球10+,傳球5
SF:跳投9+,範圍9+,控球7,運球7,傳球6+,內投7,籃板7
PF:控球5,傳球5+,內投8+,內防9+,籃板10+
C:控球5,傳球5+,
Last edited by 路小清 at 11/23/2009 1:30:26 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