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大家都不愛看官方遊戲指南
http://www.buzzerbeater.com/community/rules.aspx?nav=Rule...,只好刻意提出此說明,當然裡面也摻雜了小弟個人的一點經驗。
球員屬性
1. 薪資 ( Weekly Salary ):由球員的技能分佈和能力高低決定。
2. 擅長位置 ( Best Position ):隨著球員的技能分佈和能力高低而變動,參考就好。
3. 技能指標 ( DMI ):球員能力和狀態的指標,參考就好。
4. 年齡 ( Age ):年紀愈小,訓練效果愈好;大於32歲,會隨機掉技能。
5. 身高 ( Height ):與球員的比賽表現無關;愈矮訓練
外線和
輔助技能效果愈好,愈高訓練
內線技能效果愈好。
6. 潛力 ( Potential ):球員能力或薪資的上限;到達上限不代表不會再成長,只是要花費更多時間來訓練。
7. 狀態 ( Game Shape ):球員在球場上表現的穩定性,可經由訓練(不建議)或調整球員上場時間來控制。
8. 經驗值 ( Experience ):球員在球場上表現的穩定性,特別是末節或延長賽;可由累積比賽場次(或比賽時間?)獲得提升,重要比賽(ex: 季後賽、國家盃賽等)增加較多經驗值。
球員技能
1. 跳投能力 ( Jump Shot ):外線技能;球員的投籃能力。
2. 投籃範圍 ( Jump Range ):外線技能;穩定的命中率分佈的範圍。
3. 外線防守 ( Perimeter Defense ):外線技能;油漆區外的防守,以及抄球的能力。
4. 控球能力 ( Handling ):輔助技能;對抗抄球、掉球,增加助攻機率。
5. 運球能力 ( Driving ):輔助技能;單打能力,穩定的命中率,及出手慾望(or次數)。
6. 傳球能力 ( Passing ):輔助技能;助攻能力,對抗失誤。
7. 內線投籃 ( Inside Shot ):內線技能;油漆區的投籃、上籃和灌籃能力。
8. 內線防守 ( Inside Defense ):內線技能;油漆區內的防守能力。
9. 籃板防守 ( Rebounding ):內線技能;爭搶籃板球的能力。
10. 封阻能力 ( Shot Blocking ):內線技能;蓋火鍋的能力。
11. 體能耐力 ( Stamina ):體力好,表現較穩定,末節不容易手軟。
12. 罰球能力 ( Free Throw ):戰勝比分拉距的關鍵。
Last edited by 路小清 at 11/17/2009 7:14:34 AM